Search

這兩天在讀華嚴經,
先讀到淨行品和梵行品。

先做個第一次讀的大概吸收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這兩天在讀華嚴經,
先讀到淨行品和梵行品。

先做個第一次讀的大概吸收與記錄:

淨行品主軸我覺得就是
<當願眾生>

一切的一切,都心繫眾生。

無論發生任何一切,遇到什麼,
都連結著眾生離苦得樂。

更好的記憶連結比喻是:

就好比兩津對錢的執著與愛
若把錢換成眾生,
那阿兩就是淨行勇猛大菩薩了!

兩津菩薩就會穿著木屐騎著單車,
一邊騎單車一邊大喊:

「閃啦,閃啦!撞到沒負責啦!我現在要去兼差度眾生!全世界的眾生都是我阿兩的,誰都不能跟我搶!」

(咦)

--

而梵行品則是在說:「菩薩該怎麼做?」

我覺得這段給我很棒的引導>>

如是觀已,
於身無所取,於修無所著,於法無所住,
過去已滅,未來未至,現在空寂,
無作業者,無受報者。
此世不移動,彼世不改變。

--

這段感受很深的原因,
是我前陣子在睡前思考時,
我就在思考如何根除煩惱和恐懼?

我就開始自問自答,
一人分飾多角的開始針對煩惱來探討...

最後我跟自己沒有任何答案,
但我提出一個提議:

「煩惱,只有在我們思考時與回顧時,才誕生的東西?」

『對欸!』

所以,我思故我在,心識是畫布與顏料,而上面會染出任何一切,如果要斷煩惱,就不要準備那個畫布,沒有畫布就沒有地方裝煩惱與任何一切。

所以後來開始練習,當我想生氣、煩躁、恐懼前,我就用龍王教的方式,不站在思緒瀑布下,因為當我站在思緒瀑布下,我就是那張布。

--

所以看到這段時,感受很深。

用個歪樓的比喻來方便記憶:

問:
「如何消除一直等不到獵人更新的煩惱?」

答:

於身無所取,於修無所著,於法無所住,
(一開始就不要看,就沒這煩惱了!)

過去已滅,未來未至,現在空寂
(過去那個會更新的富堅跑去看鬼滅了(誤),
未來那個開始動筆的富堅還沒來到,
現在我們就只能空等...)

無作業者,無受報者。
(沒有富堅,就沒有讀者)

此世不移動,彼世不改變。
(富堅他不動筆,酷拉皮卡就不會下船!)

--

當然是我個人粗淺的第一次解讀,
如有誤還請多多包涵與指教,感謝您!

未來我再多看幾次,也許我現在的理解又會被我推翻或更新了吧?

但真的很精彩的一本書,如果有興趣,推薦可以自己翻翻看。

今天又看了一點初發心功德品,我覺得好像在看物理或是哲學一樣,量子世界的神奇旅程。

我有什麼感想再跟大家分享,當然不要把我的當作正解,就純粹個人解讀,如果有興趣,還是去看其他更專業的解讀會比較適合。

貓咪照片來源
https://instagram.com/okirakuoki?igshid=11p37vky18jgn


Tags:

About author
阿聖的第一本圖文繪本爆笑紀錄『鬼島』 詳情請看>>>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65461
任何合作請聯絡阿聖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 阿聖的第一本書『鬼島』 http://ww
View all posts